金融扶贫是促进贫困村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增收的有效手段。通过金融机构信贷、保险、基金等形式,定向、精准、可持续解决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生产型金融需求问题,能够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 巢湖市人大代表、夏阁镇元通村党总支书记胡积文反映,当前,在金融机构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仍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扶贫银行运营成本高,影响贷款发放的积性;扶贫银行贷款风险大;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
为此,胡积文代表建议:
是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金融机构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收集建立贫困人口档案卡,了解贫困现状,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根据建立的档案信息,组织专人上门入户进行调查摸底,逐笔建立扶贫贷款台账。
二是金融机构要形成合力。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投资期限长、利率低的项目,如水利设施建设等;鼓励融资担保公司参与到精准扶贫的融资担保域;鼓励保险机构开设基层服务网点,推出如特色养殖业保险、扶贫小额保险等。建立银保互动机制,吸引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进入扶贫开发域,多渠道增加资金来源。
三是扩大融资担保范围,促进扶贫项目贷款落实。针对农业经营模式开发专门的金融产品,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土地收益权可以用于抵押贷款,逐步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
四是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使帮扶对象树立必要的风险意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