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半汤街道“讲规矩、抓整改、促规范”座谈会上,就开展“小微权力”治理工作,人大工委开出五剂良方,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是明晰权力清单。街道成立“小微权力”责任清单导小组,农业办、大建办、社会事务办、财政所、计生办、党政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照“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经费开支、便民服务等各项事务,指导和督促各村居列出权力清单,梳理办事流程,街道纪工委负责收集,集中编制《半汤街道村居“小微权力”流程图》,实现村居干部“照单操作”用权,群众“按图索骥”办事目标。
二是建立管理平台。在街道财政所建立“小微权力”管理平台,确定两名工作人员负责维护管理平台和录入工作。各村居安排位“阳光村务”联络员,负责提供平台所需要的信息,村级所有收支、债权债务、合同履约、涉农资金等逐项逐笔明细公开,对反映权力运行过程的原始单据(或会议记录、图片资料)同时公开,实行常态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三是抓好舆论宣传。印发《半汤街道“阳光村务”微权网络监督平台使用手册》,详细说明登录、浏览、评价等方法。将使用手册放在办事大厅显眼的位置供群众阅读了解,加强对平台的宣传。对前来办事的每位村居民,要求其扫描微信公众号二维码,随时关注平台公开的信息。同时,利用公开栏、电子屏、展板等对“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广泛宣传,重点宣传权力清单、权力流程图等,让群众家喻户晓。
四是加强运行监督。群众可以对照流程图,直接查询事务办理的具体步骤、时间期限等,可随时查阅本村居集体“三资”、债权债务、合同履约、各项支出原始清单等情况,发现问题可以随时举报。同时,有效发挥村监委会在“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加强街道纪工委日常监管工作,建立完善三级监督机制,以此来倒逼村干部规范用权,筑牢廉洁履职“防火墙”。
五是强化督查考核。街道成立督查组,采用实地查看和走访群众相结合,平时督导和集中督导相结合等方式,开展督导督查;年底前组织开展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绩效考核,对考核差的村居,约其主要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对平台信息录入失实失真的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对考核秀的村居给予通报表彰,给予其平台管理人员定的奖励,逐步形成促进村级权力规范运行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