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步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升农民法律素养,让广大农民尊法学法懂法用法,巢湖市苏湾镇人大建言立足“四化”抓好农村普法工作,即普法常态化、多样化、精准化、网络化。
普法常态化。在利用节假日、农闲时节、各类活动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通过建立村(社区)普法学校、每月讲法、培养“法律明白人” 、普法志愿者等加强农村普法工作,使普法工作在农民身边“常驻不走”。同时,把将普法工作纳入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使农村普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主体式普法新格局。
普法多样化。针对当前农民对普法工作积性不高问题,选择农民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运用电影普法、文艺普法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普法、图片解法、旁听审判、现身说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变抽象的法律条文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农民学法时坐得住、听的懂、学的进、记得牢。
普法精准化。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菜单式”普法,深入线了解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并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梳理,量身制作“普法菜单”,让群众“点菜学法,点师授课”。加大与土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解决农民关心的土地承包流转问题,加大劳动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帮助农民外出务工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普法网络化。解决外出务工农民普法难问题,在“美丽新苏湾”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普法内容,针对农民关心的法律问题,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村(社区)法律服务微信群全覆盖,司法所工作人员任群主,1-2名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负责解答群内的法律问题,村(社区)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参加,负责收集整理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其他居民自愿加入,提出法律问题、发表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