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春节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营造文明、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和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巢湖市各街道、乡镇纷纷开展了为期8天的“集中大扫除、干净过大年”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各单位积清除了暴雪期间农村区域积存垃圾,清理了掸尘和春节期间新增的各类生活垃圾,创造了良好的城乡节日环境。但是良好的局面下,仍然有不尽人意、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偏远山区的节日垃圾清运工作滞后;春节期间生活垃圾剧增,保洁人员和垃圾运输车有限;农村垃圾清运不及时出现乱推乱倒现象等等。

对于节后如何长效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巢湖市散兵镇人大主席叶圣建言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建成区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除陋习树新风,在实践中塑造出个个“富裕、宜居、秀美、和谐、活力”的新农村。

、注重宣传引导,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建成区建设,及时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积引导党员群众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对脏、乱、差的公共区域和家庭要公开曝光,强化舆论监督,让党员群众在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加快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和精神面貌的整体改善。

二、注重加强整治,在常态管理上下功夫。环境整治不仅要靠机制的建设,更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大家对自己家门口的环境建设积性。塑造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的意识。同时加大对农村陋习的遏制,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同维护乡村美好环境。是各村结合村情社情,及时研究和完善清扫保洁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相应考核制度,对保洁员和服务外包公司要严格考核,确保成效。三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卫生整治,不能只依靠保洁员来完成整个农村的保洁工作。
    三、注重典型推广,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认真总结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步完善管理制度,不断形成镇、村、社干部群众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管理的大格局,促进农村环境面貌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农村要呈现洁美的环境,并非日之功。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不仅在展现美丽乡村的同时也能给群众带来美好的生活环境。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新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就在你我身边。

文章来源:本站   编辑:王寅松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