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 | 人大,一座座瑰丽的桥

开栏语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栉风沐雨,70年波澜壮阔。走过70年峥嵘岁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展现出显著优势和巨大功效。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活动方案》,巢湖人大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专栏,通过史料展示、主题采访、征文选登、书画赏析等,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巢湖的光辉历程,展现巢湖人大工作取得的成就,彰显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风采,进一步坚定根本政治制度自信,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一座座瑰丽的桥

巢湖大桥建成之后,我只是数次从远处看到它的倩影。它优雅地跨越巢湖湖面,两岸高耸的桥塔和细密的斜拉索,宛如一只双翼展开的大鸟,正独自飞掠辽阔的天空,给人无限的遐想。

听说巢湖大桥夜晚非常热闹,人们喜欢到这里欣赏大桥璀璨的灯火,并拍视频打卡。上个周末,儿子和儿媳提议带孙子去逛逛夜晚的巢湖大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离大桥还很远,就能看到大桥上不断变化的灯光,像流动的画,在如墨的夜色中演绎出万种风情,令人陶醉。车至桥上,放眼两岸,灯光璀璨,错落有致,好似畅游星河仙境。

车过了大桥,我们将车停在湖边,游人如织,我们随着人流徜徉在桥下。灯火洒落,湖岸线上布满密密麻麻的摊位,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卖杂耍物件的……烟火气浓缩于此。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浓浓的烟火气是国泰民安的最佳注释,是小康社会的真实写照。

我国还有很多著名的桥,有经历数千年风雨仍然屹立的赵州桥,有记录抗战历史的卢沟桥,有南京长江大桥,还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铁大桥丹昆特大桥……巢湖大桥与它们相比微不足道。我们烔炀也有很多桥,它们分布在烔炀的众多水道上,恰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年代迥异、造型万千的桥将天堑变为通途,将两岸连接为一体,方便了人们生活,促进了人们交流,活跃了国家经济。桥的社会价值让我想到了我们国家的一类人,他们默默无闻,以自己的智慧、爱心和勇气,去架起一座沟通心灵彼岸的桥,架起普通百姓到国家核心的通道,这座桥就是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

2022年,我被推荐为烔炀镇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候选人,镇中心小学校长这个身份让我的票数遥遥领先,顺利当选。得知当选的那个时刻,我内心是忐忑的,能否为选民们代言,能否发挥出代表的作用,我心里真的没有底。
履行代表的职责至今已有两年多了,在这个集体中,我耳濡目染,感觉自己不断成长,党性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在人大,我见识到一批时刻为人民群众着想的基层党员干部。

2023年烔炀镇部分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居住在集镇的代表被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负责监督一个小区改造情况。我与鲍启虎代表负责烔河苑小区。在一次督查中,我们得知小区的排水系统存在问题,群众对此不满意,我便在代表微信群中将情况进行了汇报。那时正是午休时间,我刚刚在群中说明了情况,镇党委书记陈松就做出了批示,让分管小区改造的干部立即联系施工方,将排水系统按照群众诉求整改到位。过了两天,我再次去小区督查,排水系统已经高标准地整改完毕,群众对我们表达谢意,我笑着说:“你们更应该感谢的是陈书记。”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镇人大主席马小燕身先士卒,每天顶着烈日奔波在各个小区,了解情况,提出建议,小区改造工程得到了烔炀镇全体居民的称赞。
2022年11月的一天,我们小组的代表到指南村参加小组活动,活动结束,我与人大副主席李惠珍乘坐同一辆车回烔炀,在路上李主席不断地打电话,哪里的电线需要架高,哪里的路标不清楚了需要重画,哪里的垃圾需要清理……这一路上的现场办公,成效显著,这不禁让我想起李强总理的一句名言:“坐在办公室碰到的全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

与我们同一小组的还有几个副镇长,如常务副镇长杨树武,副镇长孙佳、叶霆,每次小组讨论时,他们虽然年轻,但总是能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议案。

在人大,我认识了一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村官。

我居住在烔炀镇中街,烔炀居委会的书记鲍正、主任祖恩霞与我同在一个小组,我经常在晚餐后散步时,看到他们走村串户,或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或给群众们化解矛盾解决困难……

朝阳村党委原书记郭年平卸职后,退职不“褪色”,离岗不离心,他把对党的热爱,对群众的关心,转移到村里的集体经济建设上来。今年我们到朝阳村开展小组活动,亲眼目睹朝阳村的集体经济项目丰富,每个项目都有抓手及措施落实到位,很好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指南村党委书记程宇,是一名90后的村官,他年龄不大,但工作中思考深刻,方法众多。他思想前卫,利用村里的山林资源,发展旅游业,打造网红打卡点。他说起村里的各种资源时如数家珍,对它们的开发都有清晰的设想。他还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小组织”大作用,推动群众从移风易俗“旁观者”转化成“参与者”,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营造了风俗美、风气美的乡风文明新风尚。
在人大,我还结交了烔炀镇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与我同一小组的还有两名教师代表,他们分别是烔炀中学的刘叶盛老师和烔炀学区管委会的蒋群老师。刘老师是烔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学富五车,桃李满天下,我儿子曾有幸是他的学生。说起来惭愧,我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可儿子却被语文拖腿,是刘老师让儿子的语文成绩提高了一大截。刘老师对人大的工作也很热心,他多次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议案建议。蒋群老师也热爱人大工作,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发现不良的现象,总是能及时指出,并提出解决办法,特别是为烔炀的污水管网改造立下了汗马功劳。

都说文教卫不分家,我们组还有一名医生代表,她就是烔炀卫生院的杨素芬。杨医生是一名儿科医生,她对待小病人有母亲般的耐心,她办公桌的抽屉里总是准备着一些小玩具和棒棒糖,她用它们分散小病人的注意力,降低他们的恐惧心理。杨医生对全镇的卫生事业非常关注,多次提出操作性很强的议案。

值得一提的是同组代表中,还有我的学生王明星。她1999年从我班上小学毕业,现在是中国人保的一名职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对全镇的教育非常关注,曾经就学生上放学分流提出议案建议,对我很有启发。
在人大,我与群众的联系加强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增多了。

2023年,我对选民作年终述职,在烔炀居委会的会议室里,我向30多名选民代表述职后,鲍正书记发动选民,请他们针对学校工作,提建议、说疑惑、谈感想。选民们各抒己见,纷纷与我互动,我直观地了解了人民群众对学校工作的期待,对学校工作有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承载着人民的希望和梦想,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70年来,各级人大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辞辛苦,甘于奉献,在人民和政府之间架设起一座座民主之桥,深刻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

桥,人大,风景这边独好!

文章来源:本站   编辑:朱迎兵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