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栉风沐雨,70年波澜壮阔。走过70年峥嵘岁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展现出显著优势和巨大功效。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活动方案》,巢湖人大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专栏,通过史料展示、主题采访、征文选登、书画赏析等,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巢湖的光辉历程,展现巢湖人大工作取得的成就,彰显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风采,进一步坚定根本政治制度自信,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巢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4年3月14日至19日,巢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巢城胜利召开,标志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在巢县的确立。这一时期,随着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科教、文化、卫生等事业也初有建树。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正式作出《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为响应该决议,巢县为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了紧张的筹备工作。
1953年1月,巢县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县、乡成立了选举委员会,划分选区,划编选民小组,审查选民资格。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宣传和组织下,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了初次普选,全县共选出人民代表460名,其中工人代表29名,农民代表41名,妇女代表51名,青年代表4名,学生代表2名,文教界代表15名,艺术界代表2名,工商界代表15名,烈军属代表13名,荣誉、转业军人代表9名,合作社代表2名,公营企业代表12名,自由职业代表11名,民主人士代表1名,军队代表2名,无党派代表4名,少数民族代表1名,渔民代表2名,机关工作人员代表22名。
基层普选结果体现了普遍性和平等性。同时,为保证选举的严肃性和公平性,1954年1月10日,巢县成立普选法庭,在全县的13个区中成立7个人民法庭,受理选举中有关选举权与违法行为的案件。
在县人大代表基层普选顺利完成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准备,1954年3月14日至19日,巢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巢城隆重召开。全县357名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议程主要有三项:成立县人民政府,选举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报告。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报告,选举郑樵民为县长,高汝南、袁世民为副县长。
这次大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不久,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召开的,标志着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巢县的确立,在巢县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