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型儿童游乐设施在大街小巷遍地开花,具有游玩方便且便宜的特点,倍受家长和孩子青睐,但因其规模小、经营场所流动性大等因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监管盲区”。日前,亚父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超市、商场、餐饮街等区域室内、外小型儿童游乐场所开展卫生安全专项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是设施和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些小型儿童游乐设施品隐秘、厂家不详,不少设备甚至是“二手货”,使用安全难以保障。经营者为减低运营成本,往往仅安排人员场外收费,场内未配备专业工作人员。
二是卫生消毒全靠“自觉”。多数游乐场所和设施未做到定期清洗和消毒,甚至存在长期不清扫、不消毒现象,容易造成病菌滋生。部分室内游乐场所通风设施不完善,通风换气不经常,空气混浊,增加儿童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传染的机会。
三是监管体系缺失。儿童游乐场所卫生状况未纳入监管范围,没有制定强制性卫生标准,游乐设施既不属于质监部门严密监管的“特种设备”,也不属于必须获得职能部门许可的经营项目,准入门槛低,存在监管“盲区”。
为此,建议:
是加大监管力度。将小型儿童游乐设施纳入质监部门监管范围,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是完善相关法规。出台专门规范儿童游乐场所卫生状况的地方性法规,做到“有人管、有法依”。对没有做到相关要求的采取关、停,并处以重罚,以保证儿童在游乐设施上干净、卫生地玩耍。
三是规范生产经营。把小型儿童游乐设施的生产标准纳入大型游乐设施类别,设置生产门槛,对设施材料品质、安全防护措施、维护保养等进行规范,保障少年儿童的相关权益。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在幼儿传染病流行期间,属地部门协助经营主体通过张贴通知、推送微信公众号信息等方式,提醒广大家长,孩子离开游乐场所时要及时进行清洗,以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