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槐林镇人大建言巧用“加减乘除法”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槐林渔网产业,历经百年沧桑,现已发展成为全国大的渔网具生产销售基地。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槐林镇人大建言要创新思路,巧用“加减乘除法”,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做“加法”,“筑巢引凤”促进招商引资。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平台,制定《槐林镇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十条》,《槐林镇渔网具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从产业规划、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扶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利用各方资源势,招引客商入驻。目前,鲧公渔具高端科技型渔网精加工项目和宁波博亚渔具年产200万套渔线轮及渔具配件项目已签约,共投资4.4亿元。杭州千岛湖渔具智能体化综合体项目、渔网具全流程机械化智能化项目、新型渔网渔具产业配套升级项目等在进步洽谈中。

大力做“减法”,“破茧成蝶”引导规范发展。依法整顿渔网产业,加快形成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摸底了解全镇企业注册、登记、生产情况,对“小、散、乱、无”企业限期整改不到位的,适时组织关停。全面清理“僵尸企业”,规范商标使用,先后制定《编织渔网用单丝联盟标准》、《编织渔网用网片联盟标准》,规范行业生产行为。

全力做“乘法”,“活水养鱼”强化创新驱动。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产品档次;对接科研机构,如上海水产研究所等,成立专门的研发中心,研发新产品,打造专属品,实现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邀请专业机构,重组槐林渔网企业结构,为在深交所或上交所挂上市做准备。据悉,槐林镇现有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质量品企业3家,省级认定的技术中心1家,拥有28项发明专利、200余项国内外实用新型专利。

倾力做“除法”,“腾笼换鸟”破除发展瓶颈。积破解企业发展制约,解决资金、土地、环保等多重问题,为企业“松绑”、给市场“腾位”,改变企业粗放型发展方式。以12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为发展载体,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标准化厂房、园区硬件设施建设,引导个体户进入园区,对老旧、空置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加快建设统规范的渔网销售平台;加强商会服务平台建设,及时更新行业信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推出“渔业贷”“渔跃贷”等金融产品。


文章来源:本站   编辑:周颖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