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基层干部减负的几点建议

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后公里”,基层治理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巢湖市亚父街道人大代表、义城社区党委书记刘曙光反映,“上面千条线,下面根针”,是基层线单位的真实写照。与各项任务相伴随的,就是各种工作总结、统计报表、资料台账数不胜数,各种会议、文件、考核评比检查活动此起彼伏,有的还交叉重叠,造成基层单位重复劳动、不胜其烦、不堪其累,广大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因此,基层减负势在必行。

是减少督查频次。严格控制督查数量与频率,减少重复督查。督查时要少看表格资料、少听汇报,多到实地现场检查、多听群众声音,将是否解决实际问题、群众评价怎么样作为考核标准。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避免同样的数据反复填报,同样的资料重复填写,同样的会议不停参加,从根本上为基层干部减负。

二是细化目标考核。实现从粗放型模糊管理到目标量化管理的转变,结合基层工作特点,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类考核,避免“把尺子量天下”,对各项考核指标的设计都力求清晰、具体,量化到数字,细化到行为。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经费保障,落实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对下放给基层的事务,要相应的给予人力和财力保障。拓宽基层干部发展空间,逐步减少上级机关直接招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数量,从基层遴选,既避免上级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基层经历,又能扩大基层干部的交流途径。

文章来源:本站   编辑:张楠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