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避免“五重五轻”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烔炀镇人大建议在实践中要提高站位,全局统筹,防止五种问题倾向,避免“五重五轻”。

    避免重“点”轻“面”,打造亮点更要消除“盲点”。近年来,部分地方倾尽全力将“点”雕饰成了盆景、打造成了“秀场”,忽视了“以点带面”的发展初衷,以至于形成了部分重点建设乡村有资金、有项目、经济发展如火如荼,而般村落无导、无关注、鲜为人知冷冷清清的明显落差,这显然不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的任务目标要求。

    避免重“新”轻“旧”,推进创新更要留住传承。部分地方在制定发展措施时,味求新、求异、求快,热衷于奠基新工程、引进新项目、追求新面貌,对照城市标准,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对发展慢、产值低的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农业产业不重视、不发掘,甚至为求时经济效益不惜拼环境、拼资源、拼土地。乡村振兴不是单纯的推陈出新,要把巩固绿色发展基础、传承良传统文化作为创新开拓的前提,既要展新貌,更要彰显乡村的个性,留住老家的味道。

    避免重“外”轻“内”,修饰面子更要打磨“里子”。推进“三农”事业发展,很多地方把撑“面子”、见效快的硬件投入作为重点。面子建起来“目了然”,“里子”修起来却很难短期见效。乡村党员干部要把村民素质教育抓早、抓好,主动为群众交政策的底、开致富的“方”,把的法律法规、党的好政策、乡村秀文化融入到村规民约、自治章程,宣传到屋场会、农民夜校,把红白理事会开起来、移风易俗措施列出来、文明乡风树起来,真正展现现代乡村新气象。

    避免重“居”轻“业”,既要“建房子”更要“找路子”。改善环境很必须,但如果脱离乡村实情,往往适得其反。重“居”轻“业”的发展是输血式、不可持续发展,扶持壮大产业更能凝聚振兴的底气。特别是针对当下乡村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改善环境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把重点放到改厕、改水等民生实事上,把更大的精力落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长远大计上,深入发掘农耕资源势,壮大主导产业,培育家庭产业,着力打造产业多元化、经济多样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避免重“亲”轻“疏”,小康路上个都不能少。部分乡村干部资历深厚,在基层拥有较大决定权和话语权,与之“关系好”,资金、项目等更容易落实。这类现象同样存在于扶贫域,表现在部分已达到脱贫标准的农户不肯“摘帽”、真正贫困的群众“戴不到帽”。摒除重“亲”轻“疏”的非正常现象,除强化监管外,种可行的方式是推进百姓“自己的事自己办”,完善更具广泛代表性的村民理事会制度,健全议事规则,规范议事程序,推进集体决策公正透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文章来源:本站   编辑:孔静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页面顶部